【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在实践中学真知、炼本领、磨心性,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行动,为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学校组织开展了“研行万里—西部开发献青春,砥砺前行展新篇”2024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37支校级实践队赴云、贵、川、渝等西部地区开展实践活动。
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开设专栏持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丰富乡镇贫困地区儿童的假期生活,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开展了“民族之音·笙笙不息”系列活动。2024年7月19日至21日,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颜芬带领师生团队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报友村,开展学习芦笙的制作与吹奏,乡村音乐课堂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秉承着“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宗旨,旨在将民族音乐的文化种子播撒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以艺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共绘农村现代化新画卷。
一、匠心独运,芦笙坊的传承之路
“芦笙不响,五谷不长”。芦笙,作为西南地区侗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簧管乐器,其历史积淀深厚,承载着这些民族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和艺术精髓。芦笙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还承载着深厚的民族底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贵州侗族芦笙文化是少数民族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高度凝聚的展现。
2024年7月19日,实践队抵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侗寨。随着芦笙制作坊内炉火的点燃,队员们正式开始了对当地的芦笙制作工艺以及吹奏技巧的深入学习与实践。他们希望通过本次芦笙制作学习之旅,能够全面而深刻地领悟并传承这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昌杰老师是芦笙制作坊的技艺传承人,同时也是当地驻村干部以及贵州民族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芦笙专业教师。在与杨老师的交流学习中,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杨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实践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芦笙制作与演奏的学习机会。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实践队成员不仅亲身体验了芦笙制作的精细工序与独特技艺,还深入学习了芦笙的演奏方法。
图1:颜芬老师带领团队与芦笙制作坊杨昌杰老师交流学习
芦笙的制作过程严谨且复杂,涉及从竹子挑选、烤制处理、簧片打磨、木件雕琢、音斗制作、簧片装配到最终定音等多达数十道的精细工序。每一步都遵循高标准的工艺要求,确保芦笙的卓越品质和独特音色。
图2:杨昌杰老师指导实践队成员学习芦笙的制作
在深入体验了芦笙的制作流程后,杨老师以他精湛的技艺为队员们展示了芦笙的演奏,并邀请大家尝试,感受芦笙音乐的魅力。他强调,演奏芦笙需要掌握基本的技巧,如气息控制和指法变换等,以呈现预期的音乐效果。在少数民族地区,芦笙演奏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特别注重情感的精准传达。这种演奏方式不仅展现了音乐的艺术魅力,更深刻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
图3:杨昌杰老师指导实践队成员演奏芦笙
通过此次在芦笙制作坊的深入学习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深入体验并学习了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还为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了积极力量,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4:实践队在芦笙工作坊门口合影
二、舞动笙韵,芦笙场的团结之情
2024年7月19日傍晚,队员们抵达了报友村稿荣组的芦笙场。这个地方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更是当地文化底蕴的集中展现。每逢佳节或庆典,当地的民众均会汇聚于此,举办盛大的芦笙会。他们通过吹奏芦笙、绕场起舞的方式,共同欢庆他们的民族节日,充分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
图5:实践队成员与当地村民在芦笙场进行芦笙活动
图6:实践队在芦笙场合影留念
当晚,报友村的数位芦笙民间艺术家齐聚广场,共同呈现了一场欢快的芦笙演奏会,音乐与歌声相互交织,形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巧合的是,贵州民族大学实践队也在此地进行实践活动,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实践队便携手贵州民族大学实践队在芦笙场共舞,共同演绎了优美欢乐的芦笙舞,展现了多元文化的和谐共融。
三、梦想启航,芦笙堂的音乐之行
为赋能乡村教育,促进文化振兴,让艺术的火种在报京乡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为他们的音乐梦想插上翅膀,为祖国培养自立自强、努力进取,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月20日上午,实践队走进了报京乡中心小学,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教学课。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赋能乡村教育,点亮孩子们心中的艺术之光。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耐心地向孩子们分发调研问卷,了解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后续学校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随后,实践团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课程。实践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解二胡、琵琶、键笙和四川竹琴的结构与简单的演奏技法,并邀请他们亲自感受与体验乐器的发音,孩子们既好奇又兴奋,纷纷举手上台尝试。
图7:实践队成员进行乐器教学
“老师,我也想试试”。正值暑假的清晨,镇远县报京乡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室却传来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声音,在实践队成员的指导下,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吹响键笙。二胡、琵琶、键笙的悠扬乐声和小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传遍了报京乡中心小学的每个角落。
图8:孩子亲身体验乐器琵琶
图9:孩子亲身体验乐器键笙
图10:实践队成员教学芦笙舞
乐器学习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别出心裁,将音乐课堂延伸至芦笙舞教学,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的芦笙舞课程。成员还特别邀请了杨昌杰老师为大家进行芦笙伴奏。在轻快的音乐中,实践队成员与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大家伴着美妙的芦笙声尽情舞动。
课堂接近尾声时,实践队为参与本次课堂的孩子分发了口琴、笔记本、铅笔,小玩具以及写有祝福的明信片。孩子们抱着丰厚的礼品,吹起崭新而清脆的口琴,乐声中承载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音乐梦想。
图11:实践队给孩子们分发学习用具与礼品
“你们来了,我们这里也热闹起来了,孩子们也有机会学习到平时难得一见的民族乐器。”道别时,一位学生家长拉住实践队成员说道。杨昌杰老师也表示:“我们诚挚地感谢实践团对镇远县文化繁荣与教育薪火相传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欢迎你们再次到来。”
活动最后,颜芬老师作总结讲话,她指出,音乐是心灵的灯塔,是梦想的翅膀。她希望音乐学院实践队的同学们可以通过此次音乐课堂让艺术的火种在报京乡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展望未来,实践队也将继续为更多的乡村送去音乐课堂,为孩子们的音乐梦想插上翅膀。最后,她呼吁大家携手并进,继续用音乐的力量赋能乡村教育,促进文化振兴,让艺术之花在更多的乡村孩子心中绽放!
图12:实践队与报京乡中心小学学生合影
四、笙韵传情,报友村音乐之夜
在7月21日晚间,报友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文化“村晚”。实践队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民族乐器演奏,包括二胡独奏《赛马》与《雪山塑魂》、四川竹琴《早发白帝城》、琵琶独奏《彝族舞曲》以及键笙独奏与舞蹈表演《鸿雁》《傣族风情》和《两滴水》。这些音乐作品情感丰富,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村民,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村民们也不甘示弱,纷纷上台展示才艺,献上了一曲芦笙独奏《丰收的喜悦》,共同唱响了民族大团结的赞歌,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活动临近尾声,杨昌杰老师以树叶为乐器,为大家演奏了《木叶声声》,并谈道:“芦笙作为一种传统乐器,它不仅承载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是连接镇远县各民族的重要桥梁。不论我们来自汉族、苗族还是侗族,尽管语言各异、习俗不同,但每当芦笙响起,我们便能感受到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就像石榴籽那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图13:实践队表演傣族独舞《两滴水》
图14:实践队表演键笙与舞蹈《鸿雁》
图15:“村晚”实践队与报友村村民合影
五、笙歌盛会,丹寨非遗之旅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月22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随着锣鼓声的响起,2024年丹寨非遗周系列活动拉开帷幕。由当地村民组成的几十支民族服饰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巡演队伍。他们穿着民族代表服饰,与上万名游客欢聚在万达小镇,敲响锣鼓,唱起民歌,共同庆祝非遗文化周。
图16:展演活动现场
图17:展演活动现场
“中国丹寨非遗周”是一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活动,自2020年起每年在贵州省丹寨万达小镇举办。每年,当地居民会自发穿上节日盛装,头戴精美银饰,参与盛装巡演,释放劳作的艰辛,传递丰收的喜悦,收获生活的幸福。
银饰闪烁,芦笙悠扬、丹寨鸟笼、水族水书、侗族刺绣、三穗竹编……各族人民展示着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和自豪自信。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体现。
图18:展演活动现场
图19:展演活动现场
图20:展演活动现场
图21:展演活动现场
图22:展演活动现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也是文化,是艺术更是生活。各个少数民族服饰的工艺、款式、图案、配饰,处处蕴藏着各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服饰精细的做工,极具民族特色的款式、丰富的图案,成为巡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实践队负责人甘思源表示:“他们的服饰文化如同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观赏这些服饰时,我能深深感受到各民族人民对自己文化的热爱和自豪。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被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文化自信成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文化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更是国家发展的灵魂。传承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我们的时代责任。丹寨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丹寨非遗文化周系列活动”已成为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有效助力丹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通过展示非遗项目、举办论坛、展览、演出等形式,2023年的丹寨县接待游客860.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75亿元。
在历时四天的系列活动后,颜芬老师总结道:“‘民族之音·笙笙不息’系列活动的开展,为贵州当地的居民带去了音乐的种子,也为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这展现了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实力,为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振兴事业树立了新的典范。”音乐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此次实践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更多的乡村地区提供优质的音乐教育服务,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芦笙的悠扬旋律中,队员们不仅见证了非遗文化的璀璨夺目,更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勃勃生机。实践队的每一次脚步,都是对文化自信的一次坚定,对乡村振兴的一份承诺。希望未来大家能够携手并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继续以文化为魂,以教育为翼,让非遗之光照亮乡村的未来,让音乐之梦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共同绘就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芦笙依旧悠扬,而乡村振兴的梦想,正随着岁月的流转,愈发坚定而明亮。
投稿单位: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通讯员:甘思源
撰稿:谢权文 邹先芳 王芃
摄影:高稚尧 赵玥
审核:向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