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所动态 > 正文

“西部开发献青春,砥砺前行展新篇”系列报道(二十七)|材料与能源学院2024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时间:2024-08-03 浏览量:[]次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在实践中学真知、炼本领、磨心性,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行动,为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学校组织开展了“研行万里—西部开发献青春,砥砺前行展新篇”2024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37支校级实践队赴云、贵、川、渝等西部地区开展实践活动。

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开设专栏持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为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并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和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鼓励研究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锻炼自身能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024年7月17日,材料与能源学院研究生实践队前往四川省达州市磐石镇,开展了以“西部开发献青春,砥砺前行展新篇”为主题的2024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

磐石镇数十载的产业演进历程,生动诠释了持续创新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勇于探索符合自身特色新路径的深刻内涵。自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磐石镇秉持着脚踏实地的精神,开辟了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7月17日上午10点,实践队满怀期待地踏入了达州市磐石镇镇政府,与政府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入交流,共同回顾并展望了磐石镇乡村振兴的辉煌历程与美好未来。曾几何时,磐石镇面临道路坎坷、尘土飞扬的困境,与外界的交流受到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局限于露天种植,农产品因外观不佳、口感欠缺而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然而,磐石镇并未被现状所束缚,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变革之路。他们积极引进技术人才,接纳先进种植理念与种植技术。连片温室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仅改善了种植环境,还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优化,实现了农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这一系列举措为磐石镇的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磐石镇还成功打造了博诚憬田、磐石以色列农场、秦巴农耕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特色景点,这些景点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也为磐石镇的乡村振兴之路铺设了更加宽广的道路。

图1:实践队伍在镇政府与工作人员交流

图2:实践队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合影

7月17日下午2点,实践队员们满怀热情,踏上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历史探索之旅——前往秦巴农耕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肖家大院。据肖氏族谱所载,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宅,是“湖广填川”浩大移民潮中肖氏一脉入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始建于清朝末年,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与时代的变迁。如今,肖家大院已华丽蜕变,成为秦巴农耕文化博览园的核心组成部分——秦巴农耕文化博物馆。

该园占地广阔,超过3400平方米,总投资高达1400万元。其设计灵感深植于明清时期川东北地区的独特民居民俗,巧妙布局成寓意深远的“品”字形结构,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现代规划的匠心独运。园内布局精妙,分为农耕文化展示区、民俗民居体验区及生态休闲游览区三大板块,每一区域都如同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在访客眼前。李孟成主任以其渊博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带领我们深入探索这座文化宝库。他细致入微地介绍了博物馆中的各类珍贵藏品,从古老的农具到精美的手工艺品,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川东北人民千百年来与土地相依为命的深厚情感与智慧结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通过特色建筑与农耕文化展品的巧妙融合,打造了一个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审美情趣的空间。漫步其间,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明清古建筑的古朴韵味,更能深刻体会到川东北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仿佛穿越时空,与前人进行了一场跨越世纪的心灵对话。

图3:实践队伍在秦巴农耕文化博物馆学习

图4:实践队伍在秦巴农耕文化博物馆合照

7月18日上午9点,实践队员在磐石以色列农场内,逛“微型森林”,赏鱼嬉水,抬头可见LED屏显示着室内环境实时数据。绿藤青蔓下隐藏着纵横交错的管网,自然生态与现代科技完美相融,构成了一道道奇妙景观。磐石以色列农场坚持“科技引领进步,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设理念,引进并改良以色列农业种植技术,在农场内配备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雨水循环系统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场进行智能化管理,将农场打造成集农业科技展示、绿色产品生产、农业科普教学实践、农旅融合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图5:实践队伍在以色列农场调研

为了破解当地就业难题,磐石镇政府积极开展种植技术指导、制定种植计划等活动,带动了一大批种植大户和农户种植草莓,形成草莓种植集群,将草莓产业打造成了磐石镇最具特色的一张名片,并通过电商渠道成功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销往全国各地。

图6:实践队伍在草莓产业园参观

自2016年博诚憬田项目成功投用以来,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精致农业的发展,使草莓、柑橘、火龙果等特色产业规模稳定在500亩以上,更在文旅产业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张星宇镇长与张晏榕副镇长表示,磐石镇未来将继续深化“近郊游”模式,通过整合景区资源、统一宣传、促进“抱团”发展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景区竞争力。同时,针对当前住宿设施不足的问题,计划增加民宿与团建地的建设,力求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旅游服务体验。此外,磐石镇还将加强旅游线路规划与宣传,携手相关企业成立合作协会,共同推动磐石镇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让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成为更多人心中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图7:张星宇镇长为实践队伍讲解磐石镇项目规划

图8:张晏榕副镇长为实践队伍讲解博诚·憬田项目

图9:实践队伍学习博诚·憬田项目中的鱼菜共生项目运作方式

随后实践队成员走进农户家庭,包括需要帮扶的五保户家庭,了解脱贫攻坚这些年生活的变化,同他们交流谈心、唠家常、算收入,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了家庭基本情况。

距达州主城区不到30分钟车程的便捷交通,是磐石镇产业兴旺的优势所在。从曾经的“道路稀烂,灰尘满天”“晴天是灰,雨天是泥”,到如今的“宽敞平坦,畅通无阻”,磐石镇在交通建设上花费了大力气。近年来,磐石镇致力于实现镇域交通“内外畅达”,解决了群众出行不方便的“烦心事”。磐石镇村民刘本忠对交通的改善深感欣慰:“现在,不仅生活环境变漂亮了,出门坐车也很方便!而且生病了也有新农合保障,政策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方便了。”

图10:实践队伍采访磐石镇村民

图11:实践队伍采访磐石镇村民

防溺水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天气逐渐转热,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易发期、高发期。为防范青少年擅自到河流、水库、塘坝游泳、玩耍,确保青少年生命安全,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和遇险逃生、自救互救技能,7月19日,实践队成员吴蔚同学在磐石镇欣欣社区开展了防溺水宣传讲座。

图12:实践队伍进行防溺水教育

图13:实践队伍进行防溺水教育

实践队员通过安全教育主题宣讲、防溺水知识竞答等多样化的形式,面向周边青少年儿童开展防溺水自护自救教育,并结合村内自然环境情况,因地制宜,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防溺水知识课。本次活动中,实践队员们采取一对二、一对三的形式,引导小朋友积极回答问题,并给予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适当的奖励。活动结束后,一位小朋友对本次活动做出了积极评价:“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我不仅重新巩固了防溺水的安全知识,还学到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内容。更令人兴奋的是,我还幸运地获得了一份奖品,打算带回家与弟弟一同分享这份喜悦。”

图14:实践队伍进行防溺水教育

图15:实践队伍进行防溺水教育

本次“投身乡村实践,共筑振兴梦想”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材料与能源学院的莘莘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深入基层、心系群众的崇高情怀与责任担当。他们不仅深入田间地头,细致学习并亲身体验乡村振兴的前沿策略及其成效,更在此过程中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与领悟。探访秦巴农耕文化博物馆,如同穿越时空之旅,让他们深切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民族精神的坚不可摧,进一步坚定了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决心,激发了他们的热情。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积极响应与深刻践行,更是材料与能源学院研究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宏伟蓝图的生动写照。在实践中,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爱与责任的传递者,以青春之名,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青年学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奉献社会的坚定信念。

投稿单位: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通讯员:杨伟龙

撰稿:向兴亮

摄影:李代坚 张梦琳

审核: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