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第二十期“吴宓读书会”读书交流活动在吴宓旧居陈列室202举办。本期读书会的主题为“‘后工作’时代的个体与生命”,文学院陈汉老师以《毫无意义的工作》《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后工作时代:平台资本主义时代的劳动力》等7部作品为文学底本,带领同学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当今时代的工作中安放个体与生命这一问题。本次活动由2023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李桑兰吉主持。

陈汉老师以本次读书会选题缘由为开篇,总共探讨了五个方面:一是当下的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二是在今天的这样一种技术形态或者是未来的人文与科技结合的这种趋势之下工作会发生怎样的一种变化;三是在这样的一种变化之下我们工作的方式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数字人文的形态或者是后人类的形态变化;四是变化导致的结果:毫无意义的工作何倦怠,以及为什么丧失意义感;五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以及对这个问题学术延展的可能性。
在学术延展的环节,陈汉老师展开探究了工作的定义或者本质属性,分别从家政学、治理学、神学和哲学视野下分别阐释;以及对当下的时代症候诊断为平台资本主义、技术封建主义,晚期现代社会做出自己的理解;接着提出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文科是不是服务业,并根据学术上对劳动的定义对此问题给予了否定的观点。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出问题,就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意义,如何在当今时代找到生活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热切交流。陈汉表示工作和生活或许是个悖论,看似无解,但提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的过程就是意义本身的观点,每个人仍然应该努力寻找自洽的答案并为之奋斗。最后,他也对同学们的问题意识与热烈讨论表示充分肯定。

至此,“吴宓读书会”第二十期读书交流活动落下帷幕。

来源:文学院
供稿供图:戴怡美
审核老师: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