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为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2023年暑假,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广大研究生开展总书记足迹大寻访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研习之路悟思想,深学笃行建新功”为主线,引导广大研究生在切身体验新时代伟大变革中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思践悟。本次活动共组建校级实践团队48支、院级实践团队百余支,动员千余名研究生奔赴全国各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入村寨、下社区、进企业、访群众,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将持续推出相关专题进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行程万里,初心如一。”为了帮助广大研究生在社会课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育见·云滇”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3日前往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开展为期8天的“研行万里建新功”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

(图片1 镇政府对接特写)
育见·光明,润泽乡村儿童身心田
7月5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育见·云滇”社会实践团队在龙头山镇光明村小学开展了以“儿童自我保护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为光明村小学生带去了生动的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路安全教育课堂。
生理健康教育课上,实践队员们以绘本为教学内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递知识。同时,开展“身体红绿灯”小游戏,让儿童了解身体的各个部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两名队员对话儿童内心,激发了儿童不惧困难、勇面挑战的勇气。队员通过道路安全教育课演示了种种交通车祸的动画,让孩子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道路安全。
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育见·云滇”实践团队将涵养教育情怀,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图片2 主题教育特写)

(图片3 校园访谈特写)
育见·丰盛,助力乡村振兴建新功
“育见·云滇”实践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引的方向,走访龙头山镇光明村,对其花椒产业基地、西梅种植园、仙桃种植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初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实践团队来到龙头山镇光明村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实践团队前往花椒基地,向花椒技术辅导员了解技术员工作、花椒治虫、嫁接等情况;走访当地农户,亲身体验花椒采摘过程中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艰苦。

(图片4 花椒基地特写)

(图片5 花椒基地特写)
“振兴特色产业,西梅仙桃致富路。”实践团队考察村内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参观西梅种植园,了解西梅种植情况及其功效;参观当地特产仙桃种植地,评估仙桃作为本土特有水果的潜在市场和药用价值。与此同时,实践团队发现当地产业存在水资源供给不足、花椒产生受市场挟制的现实困难,为改善其现存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和建议。

(图片6 光明西梅基地团队合影)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梦想成真,唯有实干。“育见·云滇”实践团队必将通过实际行动为当地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建新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书写人生华章。
育见·重生,牢记初心使命辟新天
为深刻感怀历史记忆,重履红色足迹,实践团队于7月6日参观鲁甸地震纪念馆。
8年来,龙头山镇各族干部群众深切感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用实际行动感恩党与人民,致力于农林产业、朱提银文化旅游产业,探索产业发展新方式,幸福生活再出发。团队成员们深感龙头山镇的产业发展之蓬勃,同时也将抗震精神厚植于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社会主义情怀之中,赓续红色血脉,谱写壮丽篇章。

(图片7 鲁甸地震纪念馆团队合影)
本次“研行万里建新功”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为活动阵地,开展主题教育、乡村振兴产业调研、红色足迹走访活动,在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放飞青春梦想,奏响时代强音。未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将继续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图片8 光明村委会团队合影)
投稿单位:教育学部
通讯员:夏宁蔚
撰稿人:夏宁蔚 袁成欣
摄影人:李清 赵宇奇 张竞文
审核老师: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