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为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2023年暑假,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广大研究生开展总书记足迹大寻访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研习之路悟思想,深学笃行建新功”为主线,引导广大研究生在切身体验新时代伟大变革中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思践悟。本次活动共组建校级实践团队48支、院级实践团队百余支,动员千余名研究生奔赴全国各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入村寨、下社区、进企业、访群众,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将持续推出相关专题进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理论学习实践化,2023年7月4日至6日,“丰收盛夏,乡约三苏”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团暑期社会实践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访四川省眉山市永丰村、三苏祠,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开展“研行万里建新功”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1.马院大门口合照 范落雨摄)
7月4日上午8点,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黄林老师的带领下,由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团11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队正式启程。
稻花香里说丰年:永丰村参观考察
7月4日中午,实践队抵达永丰村,下午实践队前往村史馆,参观考察永丰村乡村振兴的发展变化。村史馆分为永丰记忆、永丰脚步、永丰新程三个单元。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永丰村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太和印象;深刻认识到永丰村的农业生产发展历程、环境治理、文明乡风;同时也感受到了永丰村村民朝着“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奋斗方向阔步前行的信念。

(图2.村史馆参观照片1 范落雨摄)
随后,队员们来到三楼“永丰论稻厅”。这里分为追根溯稻、寻香问稻、深耕传稻三个单元,展示了稻作文化,提供了打卡体验、科普了手作展览,打造了水稻研学体验空间。“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通过参观“永丰论稻厅”,队员们不仅丰富了水稻种植知识,也提升了粮食安全意识。

(图3.村史观体验照片2 范落雨摄)
最后,实践队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参观了永丰村标准化水稻试验基地,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重要指示。

(图4.标准化水稻试验基地合照 范落雨摄)
脚踏实地做调查:永丰村基层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7月5日上午,实践队走进永丰村,与星级文明户李润锋、白文全、何建国等家庭进行了深入交流。队员们从村民的日常生活变化入手,了解了永丰村在家风家教、乡村医疗、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同时,队员们根据走访的实际情况,积极宣传了永丰村的养老政策,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普惠服务,访谈过程中大家互动热烈,收获良多。

(图5.白文全家庭入户访谈照片 范落雨摄)
实践队队员来到永丰村村委会,与基层干部代表——永丰村纪委书记王敏进行了深入交流。王敏书记从青年干部的视角出发,就永丰村“天府粮仓”建设、耕地保护情况、家风文化传承三方面为队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在此次交流中,深化了对永丰村基础建设等各方面情况的认识。

(图6.永丰村纪委书记王敏访谈照片 范落雨摄)
文化大院话真理:永丰村理论宣讲
7月5日晚,实践队来到永丰村文化大讲堂,与当地志愿者和社工人员携手为村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永丰村部分村干部、党员同志、村民参加了本次宣讲活动。
赖舒涵同学以“家风家教知识竞答”的形式,引出第一个宣讲主题——“弘扬传承好家风”。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阐述优良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引人深思,予人启迪。随后她借助击鼓传花的游戏,邀请村民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增进了村民对优良家风的认同和感悟。

(图7.赖舒涵宣讲照片 范落雨摄)
紧接着,郑森木同学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为话题,引入“厉行勤俭节约,开展光盘行动”的主题,并结合眉山当地美食文化进行情景假设,倡导在场的听众积极加入维护粮食安全的行动。

(图8.郑森木宣讲照片 范落雨摄)
活动最后,实践队对永丰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与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了亲切慰问,并送上了实用的生活物资。本次活动将理论宣讲与趣味性活动相结合,到场村民在活动中认真倾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积极热烈,上演了一堂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

(图9.公益物资分发照片 范落雨摄)
志愿服务在行动:永丰村志愿清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广大志愿者,要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7月6日上午,在永丰村志愿服务实践站志愿者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来到部分高龄独居老年人和特殊困难群众家中开展志愿清扫服务。炎炎夏日,实践队成员拿着扫帚、簸箕等工具进行认真打扫,即使汗水将衣服浸湿,队员们也始终坚持将服务进行到底,获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图10.志愿清扫现场照片 范落雨摄)
党员之家话初心:老党员探望交流
紧接着,实践队成员前往老党员家中进行探望交流。在交谈过程中,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李其祥与实践队成员讲述了自己去年与习近平总书记见面的真实故事,鼓励青年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争做不怕苦、能吃苦、肯吃苦的合格党员。

(图11.老党员李其祥访谈照片 范落雨摄)
退伍老兵周永久同志向实践队成员讲述了自己在部队入党的特殊经历,谈到在部队中学习到的一些优良品质对于其退伍后从事生产队长、村长、书记等工作大有裨益。最后,他用平铺直叙、朴实无华的语言,号召青年党员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图12.退伍老兵周永久同志访谈照片 范落雨摄)
百亩苏祠寻家风:三苏祠参观学习
7月6日下午,实践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前往三苏祠开展实地考察活动。“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祠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史称“三苏”)的故居,收藏了大量三苏文学作品,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厚重历史与“一门三杰”的旷世才情。在这里,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到三苏生平、文学贡献、东坡文化,尤其是“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十六字家训,使实践队员领略到了三苏“厚人薄己”的醇厚家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坚持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图13.三苏祠参观学习合照 范落雨摄)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在乡村振兴“大熔炉”中磨练意志品质,在社会“大课堂”中锤炼实践本领,要主动将个人成长成才的“小”梦想融入奉献社会、回报家乡、服务人民的大情怀,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增长才干、砥砺青春,在与人民群众的双向互动与多维交流中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参与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实践队员们将珍惜每一次研习机会,坚持俯下身、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件实事小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图14.实践队合照 范落雨摄)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稿:蒋艺涵
图片:范落雨
审核:刘东升 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