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所动态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博雅讲坛第473讲 | 红色哪里去了——从伽利略第一物性和第二物性谈起

时间:2023-05-06 浏览量:[]次

4月6日下午16点30分,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嘉映受邀做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雅讲坛,于903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红色哪里去了——从伽利略第一物性和第二物性谈起”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杜世洪教授主持,吸引了我校众多老师和同学。

主讲人介绍

陈嘉映,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语言哲学家。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德语系读本科,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毕业留校在北京大任教。1983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于1990年以“Name, Meaning and Meaningfulness”一文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欧洲工作一年后,重返北大任教。2002年转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受聘为终身教授、紫江学者。2008年1月,陈嘉映教授转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工作,任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特聘教授。主要著作包括《语言哲学》《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走出唯一真理观》《何为良好生活》《说理》《哲学科学常识》等。

讲座实录

陈嘉映教授的讲座围绕着“红色在哪里”这一问题,从我们对“红色”的基本认识开始说起,聚焦于这一问题投射出的哲学内涵,通过一种概念考察的方式,为我们说明了“红色”究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人们的普遍认识或标准的视觉理论认为,红色是光经过事物的反射,然后刺激人的视网膜,所产生的一种信息,也就是说,红色是一种结果。陈教授对这样的观点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到了“解释鸿沟”的问题。所谓“解释鸿沟”是指从主体视角经验到心理状态属性不能从外在的科学视角得到还原,从这种意义上说,是在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现象经验视角之间存在一个鸿沟。因此,“红色在哪里”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释。

陈教授还谈及伽利略对事物属性的区分。伽利略认为事物的属性可分为两类:第一物性和第二物性。第一物性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例如长、宽、体积、重量等。第二物性不是事物固有的,它与我们的感官有关,例如声音、颜色等。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把第一物性认为是物物关系或者是物物关系中的性质,它对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第二物性认为是物我关系或者是物我关系中的性质,它只对特定的存在者才起作用。比如,当我们说到红色时,已经了感知,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事情。我们要集中探究事物的第一物性,探究客观的事物,尽管会有争论,但是最终会有结果。如果我们探究事物的第二物性,争论我们对事物的感知,那么永远不会有结果。通过这一区分,陈教授意图表明,红色不是事物的固有属性。“花是红的”这一语言形式让人们误认为“红色”在“玫瑰”那里。

陈教授谈到了洛克、牛顿、笛卡尔、海德格尔不同理论视角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通过对他们观点的考察,陈教授表示“红色”不是产生的,或作为一种结果。如果是产生的,那么“红色”就可以分析还原为各种无机过程。同时,陈教授指出伽利略所关心的是什么引起了我们的感觉,而不是我们感觉到了什么,伽利略所关心的是事物之间的因果作用、因果关系或者进一步的因果机制。

接着,陈教授再次提到一开始的问题“红色哪里去了?”。陈教授提到当我们回到因果关系的时候,都知道光线、视网膜、视角神经等,但整个过程并没有红色的东西。因此,在因果关系中探究颜色的事情,并不只是在问红色哪里去了,实际上,这涉及了感知的一切,涉及了心灵的一切。陈教授认为这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伽利略并不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物理的世界,还有人性的世界、心灵的世界、神性的世界。

最后,陈教授借由亚里士多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灵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道出了他本人对此问题的看法:红色不在眼睛里、不在神经里、不在额叶里面,而是在能够看到红色的生物存在的世界里;如果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发展成为能够感知的生物,那么红色哪里都不在,而是在世界的一个层次上。

探讨交流

陈教授的分享结束后,来自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的学生提出了有关人造心灵的问题,该学生认为心灵是由感知、计算、记忆组成,是否可以通过扩大感知、计算、记忆做出人造心灵。陈教授耐心为该同学解答,陈教授认为电脑并不感知事物,电脑计算是一种机械的活动。

结语

至此,“红色哪里去了——从伽利略第一物性和第二物性谈起”讲座圆满结束。相信通过陈嘉映教授的分享,听众们对身处在怎样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感知、心灵、第一物性和第二物性”等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来源:外国语学院 供稿:冉思琪 方俊男 供图:周峻羽 审核老师:李晓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