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所动态 > 正文

【资环院】水环境研究与模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资源环境学院成功举行

时间:2018-10-26 浏览量:[]次

10月24日,水环境研究与模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与模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8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35教学楼成功举行。此次会议邀请了: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常勇、中科院院士夏军、资源环境学院谢德体教授、温莎大学Mike Mckay教授、格里菲斯大学David Hamilton教授等国内外从事水质研究和管理、面源污染以及水体沉积物研究的知名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30余名。

在对嘉宾进行简短的介绍后,会议正式开始。首先由谢德体教授进行开幕致辞。谢教授介绍了资源环境学院自成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非常期待与各国际高校、学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表示,以期共同面对目前水环境方面存在的难题。接着,来自加拿大温莎大学的Dr. Houser代表所有的海外来宾致辞。Dr. Houser首先对主办单位的接待表示感谢。通过前期考察,他认为,三峡库区现存的问题与北美五大湖地区存在的问题相似,这些问题正是温莎大学多年来努力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的急剧增加水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因此对水环境的监测与保护至关重要。最后他表示十分期待与各单位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希望温莎大学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能为中国三峡库区水环境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随后周常勇副校长进行讲话,周校长首先强调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简述了三峡库区现存的问题以及我校为解决此问题做出的努力。

来自各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流域水资源整体化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报告。夏军院士就中国当下变化环境下的生态水问题进行汇报。夏院士图文并茂地向我们介绍了中国长江三峡地区的水环境现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突显了三峡库区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同时夏院士强调了水环境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来自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David Hamilton教授以“基于事实的的科学来有效地支持政策行动”为题进行报告。他以罗托鲁瓦湖为例对如何实行高效管理政策进行分析。我校张磊副教授以“三峡库区支流水华与水质、磷循环之间的关系”为题进行报告,揭示了不同时期水质以及氮、磷含量变化对水华现象的重要影响。来自中科院生态中心的陈求稳研究员介绍了通过同位素示踪法来追溯氮、磷污染源并对污染源进行治理以期缓解太湖藻华现象的研究成果,对于未来的发展他表示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节能减排同时通过智能监测手段对藻类的繁殖进行监控与预测。来自肯迪大学的Rosanne Guijt博士向我们介绍了用于自动环境监测的微流体技术。来自中国环境科学院的赵艳民博士以基于SLC方法对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标准为题进行报告。

在此次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就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存的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分享了各自领域中新兴的技术与研究成果,为三峡库区水环境问题的解决指出方向。

资环院研究生会宣传部王康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