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所动态 > 正文

【音乐学院】姚亚平教授揭示西方音乐价值观

时间:2018-11-26 浏览量:[]次

2018年11月23日下午3点,在西南大学小演奏厅举行一场题为《西方音乐的价值观——关于“可能性追求”的讨论》的讲座,主讲嘉宾为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姚亚平教授。姚教授强调审美价值不是西方音乐价值观的唯一标准,因为从历史来看,审美价值是非常不稳定和不牢固的,趣味具有主观性,历史的书写并不以当时人们的音乐趣味,也不一定以现在人们的趣味进行。

讲座立足对西方价值观的思考,开门见山地提出“历史是选择性的,选择由价值观决定,历史观就是价值观”,并以贝多芬、瓦格纳、勋伯格这三位音乐巨匠为例分析得出一个关于历史选择的终极标准——“对可能性的追求”。对于如何理解“可能性追求”,姚亚平教授由浅入深给出了六个方面的说明,分别是:一、“可能性追求”不是随心所欲,是西方人带着使命感的追求;二、“可能性追求”必然是音乐天才才能胜任,他必须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即对未知事物的感悟,敏感地在旧时代中嗅出不同的气味,并找到一个新的可能性;三、“可能性追求”追求的是原则的可能、理念的可能性,而不是“不同”或“变化”的可能性;四、“可能性追求”不是形式主义;五、“可能性追求”是西方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六、“可能性追求”既是一种文化价值观,也是一种文化逻辑。

姚亚平教授梳理了从这种“可能性追求”中所能获得的认识:“可能性追求”是一种西方的终极价值观,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现代音乐,也帮助我们理清了音乐理解的两个层面包括公众层面与精英层面,或者审美层面与“可能性追求”层面;此外,在这种视角下,音乐成为了“可能性追求”的对象,作曲成为了一项“可能性追求”的事业;最后,“可能性追求”可以帮助我们通过音乐认识西方文化,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讲座最后老师同学们纷纷进行了积极的提问,其中郑茂平院长提出“中国本土音乐家在当今国际化形式下该何去何从”,姚教授表示这个问题非常好,并表示用国际化的创作技法表达民族精神是我国作曲家很好的发展方向。

姚亚平教授富有激情的讲演,使现场师生不仅有机会了解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还学习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西方音乐史实时如何把握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整场讲座学术氛围浓厚,历时两小时的讲座在激烈的思想碰撞和观念交流中悄然过去。

供稿:张珞意 审核人:杜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