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文学院研究生“吴宓读书会”在吴宓旧居陈列室202会议室开展首次读书分享活动。此次读书会共有20余名研究生参加,基于《吴宓日记》及相关研究资料对吴宓教育思想进行学习讨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玥出席活动。
读书会伊始,主持人蔡节对本次读书会的成立背景和活动流程进行介绍。吴宓读书会自去年12月份起开始面向全校研究生发出邀请、招募成员,借由经常的、持续的阅读和讨论,接触吴宓学术思想,贴近吴宓治学理念,促进思想交流;读书会源于“吴宓” 却又不止于“吴宓”,旨在为热爱读书、勤于思考、热心分享的同学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读书会第一环节为读书心得交流,文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谭妍爽主要以《吴宓日记》(第四册)为史料对吴宓的教育思想进行阐释和分析,强调吴宓先生坚持终身学习、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中西融合、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以及中正平和的博雅人生观。随后,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张锐敏从当代语言文学分科的角度对吴宓先生、陈寅恪先生等的渊博之学问、深邃之思想进行阐释,进而引发同学们对于“社会上更需要‘通才’还是‘专才’?”的讨论,实现了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接下来,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刘奕以吴宓的教育思想从被冷落到走向热门为问题导向,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办学理念、选址、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了吴宓先生“昌明国粹 融化新知”的教育思想,进而对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时代发展之间的“错位”进行探讨。2018级硕士研究生刘平从《文学与人生》这本书出发强调吴宓先生对通识教育、多元化教育思想以及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张蒙蒙从吴宓先生的家庭教育、求学经历等分析吴宓教育思想的形成,进而对先生的作品和个性做出肯定性评价。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随后,读书会进入第二环节,全体同学共同观看纪录片《先生》,对吴宓先生的生平和学术教育成就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在读书会总结环节,陈玥副书记从办学和个人成长两个角度对“通才”与“专才”的讨论进行回应,希望同学们大胆发掘个人潜能,开拓视野,多参与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与学习,从不同维度和领域提升自己的眼界。此外,陈书记也强调吴宓读书会是学院为学生搭建的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首次读书会因“吴宓”而开展,希望接下来能有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加入其中,共同读书,互相勉励。她希望同学们一方面做践行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吴宓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治学精神;另一方面做传播者,带动身边人一起读书、学习,通过参与经典宣讲、阅读推广等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最后,读书会成员合影留念。
至此,吴宓读书会首次读书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供稿:文学院研究生会 张小春 审核老师:陈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