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湖北大学文学院刘川鄂教授做客文学院名师讲坛,带来了题为“文学评奖与文学史评价”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曾利君教授主持,数百名校内外师生参加此次讲座。

首先,刘教授提出“20世纪是文学奖的世纪”这一观点,并从全球重要的文学奖项、世界文学大奖的积极作用、当代中国文学奖项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刘教授认为,当前世界范围内评奖活动的增多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的表现。从文学奖的角度来看,当今中国文化处于一个“开放即拿来”或“开放即多元”的时代。其次,刘教授讲述了“文学评奖与文学史建构”的关系及影响。他认为文学史主要是对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的评价,进入文学史是作家与作品的最高荣誉,评奖会影响但不会决定文学史的评价。同时他认为文学评奖是文学评价的特殊方式,有肯定创造、激励新人、锻造经典、引领阅读的意义。作为衡量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学评奖对读者具有“示范效应”与“明星效应”。但刘教授也提出文学评奖是一把双刃剑,会使文学创作存在“为获奖而写作”、“权威评选与见仁见智”等方面的缺陷。最后,刘川鄂教授针对当前文学评奖的局面提出“没有最好,只盼更好”的观点。关于作家、评论家与文学史家的正确关系,刘教授用“你写你的、他评他的、我定我的”来形容,一阵见血。

讲座最后,刘教授用三句话——“立业方有尊严,上进而不冒进;平实但不平庸,成熟但不庸俗;宽和保持个性,乐观面对人生”来勉励在场同学。刘老师引经据典、风趣幽默,整场讲座气氛热烈,大家获益颇多。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文学院研究生会 袁晓梅
审核老师:凌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