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所动态 > 正文

【教育学部】第九届“学术五月”文化节启动仪式暨第十五届“志汉杯”研究生学术作品竞赛(决赛)

时间:2022-05-07 浏览量:[]次

为了强化教育学部的学风建设,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2022年5月6日下午2:30,教育学部在田家炳教育书院811报告厅隆重举行了第九届“学术五月”文化节启动仪式暨第第十五届“志汉杯”学术作品竞赛(决赛)。

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卓玉兵老师,教育学部副部长彭泽平老师、罗生全老师、王正青老师,教育学部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松老师,教育学部教育学院院长么加利老师,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李静老师,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院长赵斌老师等出席了活动。学部2020级、2021级的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由教育学部党委组织员、研究生团总支指导教师李佳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彭泽平老师作为导师代表进行了讲话。首先,彭老师指出研究生同学必须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培养核心竞争力应该怎么做?他认为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多思考、多读书、多听多写、多分享交流。其次,彭泽平老师肯定了“学术五月”文化节对提升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肯定了文化节中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对维系学术成长关键元素的统筹整合作用,他认为只要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定能为学术力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唐智松老师进行了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认为学术文化节的举办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并督促老师自我提升;其次他鼓励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组队、认真选题、主动联系导师、踏踏实实地开展研究活动。

接着,职业技术教育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杨磊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进行了发言。他提到“学术五月”文化节作为教育学部精心打造的学术品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的平台,他建议同学们:一是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听,边听边思考;二是要带着模仿意识去听,在模仿中超越与创新;三是要带着批判意识去听,构建自己的学术宇宙。

随后,卓玉兵书记宣读了本届“学术五月”文化节及“学风建设月”的活动要览,包括“志汉杯”研究生学术作品竞赛、博士学位论文预报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观摩、境内外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等。卓玉兵书记希望同学们能够及时关注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并能有所收获。

最后,卓玉兵书记郑重宣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第九届“学术五月”文化节暨2022年“学风建设月”正式开幕。

启动仪式后,进行了第十五届“志汉杯”研究生学术作品竞赛(决赛)。唐智松老师、李宝庆老师、王天平老师、王书林老师、陈本友老师、江小英老师担任了此次决赛的评委,研会工作人员罗昆担任主持人。经过前期七个分论坛的激烈角逐,最终选拔出了14名选手进入决赛,在主持人罗昆宣读完汇报规则后,14名选手分别就各自的学术作品进行了汇报。汇报的内容涉及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技术焦虑、乡村学校布局、幼儿教师信息化学习力等多领域的教育话题,充分展现了教育学部研究生们的学术风采。

所有选手汇报结束后,王天平老师对同学们的汇报进行了点评。首先王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进步,认为同学们能够将事实与观点结合起来,同时王老师也指出了同学们的不足:第一,问题感不够,缺少现实的考量,导致研究结论不理想;第二,对理论思考较为浅显,导致事实描述多于观点呈现。第三,由于问题不准理论不深入,导致观点不具有针对性。

本次“志汉杯”研究生学术作品竞赛共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21名。本次汇报交流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热情,调动了同学们的学术积极性。“学术五月”文化节活动的开展能够为教育学部的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学术展示与学术交流的机会,能够帮助同学们找准研究方向、创新研究思维,让我们共同期待学部学子们在接下来的学术盛宴中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教育学部 供稿&供图:易晓雨 审核老师: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