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含弘学子讲堂之“新时代新使命下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在国际学院紫云楼210教室举办。本次活动由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陈苗苗、陈乐濛、胡晶晶、覃苗、范玲莉、庞俊玥、李丽冰同学及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程翠莲担任分享人。
覃苗同学以“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究”为题,认为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存在着教育方法滞后、功能认知错误、缺乏稳定的教师群体等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阐释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针对中文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她提出,应从完善顶层设计、构建体系化的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多学科教育、建立稳定的教师体系、利用好数字化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等五个方面探寻加强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陈苗苗同学以第40个教师节为引入点,聚焦教育家精神,从价值、道德、知识、行为和情感等多个层面入手,阐述教育家精神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教育家精神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改革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的重要意义。她建议,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应有主体意识和专业自觉,身体力行,为教育事业不断注入热情和动力。
范玲莉同学聚焦研究生心理健康,提醒大家关注学术压力、就业竞争和同辈压力等因素对研究生心理状态的影响。在分析了研究生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如寻找同伴的陪伴、定期锻炼,以及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等。此外,她也鼓励大家在学术生涯中寻求平衡,更加关注和爱护自己。
程翠莲同学关注的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银发经济”,通过对两个问题的追问来探索银发经济如何得以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适老”需求与目标。在分享了“银发经济”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蕴后,她指出当前“银发经济”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支付能力和消费动力不足、产品“适老”性不强和服务水平不高等方面挑战,并从供给侧、需求侧和人才角度提出了促进银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启发大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思考。
陈乐濛同学以“新中式的前世今生”为主题,探讨了国潮与新中式的流行趋势。她以旗袍为例,运用生动的图片展示其历史演进,分析年轻一代通过新中式元素表达文化认同的方式。
庞俊玥同学的宣讲围绕延迟退休的作用机理与政策效应前瞻分析。她聚焦延迟退休政策基于人口老龄化这一重要背景,分析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和现实效应。引导研究生对政策背后的深层逻辑进行思考,拓宽了对老龄化社会的理解。
李丽冰同学围绕新质生产力向我们介绍了其相关理论与实践。她从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历程、内涵、核心要素出发,提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并结合自身情况,建议研究生了解新质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胡晶晶同学围绕多模态传播与国际中文教育的主题,从体育、农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叙事切入,引用电影《中国女排》、网络综艺节目《种地吧》以及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展示了多模态在讲述中国故事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宣讲既具有创新性,又紧扣时代发展潮流。分享人的精彩讲述不仅拓展了研究视野,而且展示了青年学子对学术的追求,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当前教育问题深入探讨的热情,促使我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去。
来源:国际学院研究生会
供稿:邹佳丽
供图:张雨梨 乔悦
审核:李洪霞 杨惠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