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由西南大学研究生会主办,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和教育学部共同承办的含弘学子讲堂之“德育之根,深挖教育土壤中的道德力量”主题交流分享会在教育学部802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教育学部副教授吴叶林老师、教育学部副教授杨柳老师和中心副教授张健老师担任评委,邀请段欣宇、铁必杰、卞慧敏、曹渡帆四位同学进行分享。西南大学研究生会代表、教育学部研究生会、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生会以及两学院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段欣宇同学以“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空间正义”为切入点,通过构建空间正义与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联系,对当前区域教育数字化空间布局及其转型的多维空间形态进行了深入审视。她运用“区域空间、城乡空间和校际空间”三重空间框架,为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非正义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揭示了空间正义的内在逻辑。在追求空间正义的过程中,段欣宇提出了针对空间生产、空间消费和空间分配的差异化治理路径,以实现区域空间差异治理的实践方向和多维表达。
铁必杰同学深入探讨了个体的同理心与日常创造力之间的联系。他采用了纵向追踪方法和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研究方案,从行为层面出发,运用多种测量工具确立了认知同理心与日常创造力之间的相关性。在认知神经科学层面,铁必杰同学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分析,识别出了与同理心和日常创造力密切相关的脑部区域。他进一步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分析了认知同理心、日常创造力以及脑部活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涵盖脑、行为和心理三个维度的综合性模型。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认知同理心与日常创造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卞慧敏同学认为,特殊教育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完善特殊教育督导政策体系则是推动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她以“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特殊教育督导政策的历史沿革、现实困境与未来趋势”为研究主题,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我国特殊教育督导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并揭示了当前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局限。在此基础上,卞慧敏从政策体系、目标导向、运行机制、问责机制四个维度,对如何推动特殊教育督导体系向更科学、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前瞻性建议,旨在为未来建设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曹渡帆同学以博士研究生普遍存在的焦虑现象为研究起点,基于情感社会学的视角,对博士研究生的焦虑体验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的质性研究。他认为,焦虑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基调,与博士生的学业生涯紧密相关。通过对10名博士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曹渡帆详细描绘了他们的焦虑体验并将其分为存在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和社会性焦虑三种类型。通过分析,他指出焦虑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人、他人和社会三个层面。这一发现启示我们,焦虑的产生与消解是一个普遍现象,不应仅由博士生个人承担,而应被视为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时代问题。基于此,曹渡帆从博士生自身、同辈、家人、导师以及所有参与博士生教育的建设者等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帮助博士生充分体验到丰富与完整的学术生涯。
在分享结束后,评委老师们对研究和写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期望。吴叶林老师赞赏了同学们研究的学术性和创新视角,同时指出需要加强内容与题目的紧密联系并增强论点的实证支持。张健老师认为选题具有重要意义,但论文的文字表达需要改进,特别是在基础性的写作技巧上,建议同学们加强写作能力,尤其是在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的精炼上。此外,他还强调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研究应更具体、更实际,以便更清晰地界定和表述研究问题。最后,他还提醒研究者关注研究内容与发表形式的匹配性,选择最适合的发表方式来展示研究成果。杨柳老师则建议明确研究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精确界定概念并确保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同时要清晰展现分析过程,加强论点与结论的连贯性。
活动最后,吴叶林老师在总结中强调,推动学术生产要协同合作和集体努力,要发现真正的问题,要善于运用现代化工具,如人工智能(例如CHAT-GPT)。此外,吴老师也指出,尽管同学们的研究质量和选题都在进步,但在研究方法的掌握上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
学术研究与道德教育的深化密切相关,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育人的根本任务,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仅要追求学术上的卓越,也要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确保这一理念贯穿于教育和研究的各个环节。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优势,更好地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各个学术领域中,促进学生在道德和学术上的全面发展。
来源: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生会
教育学部研究生团总支 研究生会
供稿:施宇
供图:施宇
校审:蒙琪缘 杨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