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西南大学第九届“含弘学子讲堂”生命科学学院巡讲会成功举行

时间:2016-09-24 浏览量:[]次

4月17日下午1:00,西南大学第九届“含弘学子讲堂”第十一场暨生命科学学院巡讲会在西南大学第第29教学楼2楼多功能报告厅隆重举行。巡讲会由西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西南大学研究生会和生命科学学院团总支研究生会共同承办。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德寿教授,副院长罗克明教授及学院各专业代表老师担任评委,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园媛、向礼恩、段湘科分别作主题报告,且吸引了学院师生到场聆听。

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专业2015级博士李园媛作题为“Zebrafish gene shox2’s role in maintaining intestinal cells in a well-differentiated state”的主题报告。本次讲座主要介绍了斑马鱼基因shox2在维持肠道细胞正常分化状态中的作用,尽管肝和肠道都起源于内胚层,它们的组成和功能却大不相同。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2013级博士向礼恩向大家分享了题为“Biosynthesis of artemisinin in Artemisia annua Induced by low temperature and its mechanism”的研究成果。通过他的报告,我们了解到青蒿素的含量受地理环境,采集时期,采集部位和气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是影响青蒿素含量的一个重要的因子。低温环境下青蒿素的含量会大幅度的上调,本项研究主要探讨了其分子调控机制。低温环境下bHLH-like1,bHLH-like2两条家族基因参与了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及抗冻调控。研究表明这两条基因在不同的组织中其表达情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bHLH-like1基因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叶片,在根和茎中的表达量比较低;bHLH-like2基因的表达量在叶片和花中的表达量较高,在根和茎的表达量较低。其中bHLH-like1基因的表达存在着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另外这两条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也存在着差异性。综合分析表明,bHLH-like1和bHLH-like2基因在响应模式上可能存在分化,在不同的逆境环境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bHLH-like1基因能够激活青蒿素合成途径中两个关键酶基因ADS和CYP71AV1基因的转录,而bHLH-like2基因并不能激活这两个基因的转录。另外bHLH-like1基因也能有激活调控青蒿素合成的两个重要转录因子ORA和ERF1的转录。综上所述bHLH-like1和bHLH-like2基因在青蒿素的合成及抵御低温环境下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

学院15级微生物博士研究生段湘科给我们带来了题为“L-serine potentiates fluoroquinolones activity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by enhancing endogenou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的主题报告。目前,抗药菌的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球公共卫生健康,L-丝氨酸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成长,可以提高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敏感性,但对于其他的抗生素是否有类似的作用还并不可知。研究发现L-丝氨酸激活了喹诺酮类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丝氨酸和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结合,导致了NADH的含量有所增加,瓦解了Fe-S簇,增加了活性氧的含量。综上,L-丝氨酸可以加强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作用,并可能构成一个新的策略来根除细菌感染。

最后,罗克明副院长指出,各个实验室应该相互学习,应该抽出时间交流。研究生要加强对科研的激情、动力,不要出现世风日下的现象,要真正热爱科学。他希望同学们能多参加学术报告开阔视野,要敢于挑战自己选择高难度的课题,勇于探索和创新。科学道路开头是黑暗的,一直走下去就会看见光明,想要体会这种快乐,就要坚持走下去。

此次西南大学“含弘学子讲堂”第十一场获得圆满成功,同学们在积极交流学术的同时,也增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更是促进了生物交叉学科的发展以及院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信“含弘学子讲堂”会越办越好,给研究型学院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推进学校创新性学术得以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