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19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暨亚非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陈多友教授应邀做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雅讲坛第445讲,于外国语学院903报告厅作了题为“日本海洋文学研究之管窥”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彭玉全副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陈老师重点介绍了西方世界海洋文学的沿革。海洋文学的源头可上溯至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而罗马人的海洋文学中值得关注者甚寡。海洋文学的发展阶段可分欧洲中世纪的海洋文学、空白期而复兴期、大航海时代初期的海洋文学、近代的海洋文学四个时期,最终海洋文学集大成于英国。
随后,陈老师还与同学们讨论了日本海洋文学的相关谱系。在日本,海洋文学等于近代文学。尽管作为文化和文学事实的海洋叙事、海洋文学自明治时代就频有发生并存在,但是“海洋文学”这个字眼在日本被广泛使用却是1930年之后。在近代产生海洋文学之前,日本的记纪文学、风土记文学时代就存在着海洋叙事的文学内容,都属于集体无意识主导下的自然发生、自然成长范畴。文学里的海洋性问题在日本也存在与西方类似的过程。传统文艺范畴内的各类作品中关于海洋的指涉包括物语、航海记录、船海活动记载,以及“一般性”海洋文学。
接着,陈老师介绍了日本海洋文学的主要特征,即反海洋性,也称陆地性。日本虽然被称作海洋国家,可是其海洋文学并不兴盛,在其历史文学中取材海战的作品亦不多见。陈老师指出,这是大和民族思想文化基因的一种根源性缺陷。在远古时代,外来的陆地部落征服了海洋部落,自此大陆文化融入了海洋的大和本土文化。因此,尽管最终形成的大和国族采取了海洋的生存模式,但其集体无意识中仍然保留着陆地性。换言之,反海洋性这一特质已溶于大和民族的文化血液里。
最后,陈老师总结道,海洋文学渊源有自,滥觞于古希腊,大航海与地理大发现时期在欧洲形成荦荦大观之势。日本海洋叙事亦由来已久。但是,近代文学意义上的海洋文学的流行则是十分晚近的事情。我们应从海事性、海洋性的角度对其进行把握,要以近代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的高度重新认识、理解和研究。陈老师还指出,西南大学虽然地处重庆这一内陆山城,但是重庆人心胸开阔,巴文化开放且富于包容性,若积极关注并推动海洋文学研究,则能够有力地促进本土文化积极地融入海洋文化。
讲座结束后,彭玉全老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并再次代表全体师生感谢陈多友教授的到来及其精彩的讲解。彭老师指出,同学们要回味、思考陈老师分享的内容,在接下来的学习研究中多多思考,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
外国语学院 杨淑艳 供稿 杨淑艳 供图 审核老师: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