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下午,含弘学子讲堂之“大开研界”科研分享会在地理科学学院302教室顺利举行。此次报告会由西南大学研究生会主办,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会承办。
地理科学学院2019级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生陈朝军作了题为“石笋古气候重建”的主题报告。陈朝军同学从全球变暖的角度,提出全球变暖是人为与自然双要素驱动的结果,有其阶段性特征,对于古气候重建有着深远的意义,并介绍了古气候重建的不同地质信息载体,如黄土、冰芯、石笋、深海沉积物等,帮助同学们对古气候研究概念有了初步认识。随后,陈朝军同学从实践经验出发,具体介绍了野外取样—切割—打磨—采样—氧碳同位素分析等古气候重建石笋实验过程。他说:“做学术、做研究是一个不断怀疑、不断探索的过程,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回头来看也没什么。”最后,陈朝军同学向在场同学阐明了参加学术活动、发表论文、参研项目对个人锻炼和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在场同学畅游在学术的广阔天地中。
陈朝军同学分享结束后,现场同学积极提问,从怎样平衡兴趣与科研间的关系,到怎样看待女生读博,陈朝军同学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解答,赢得了在场同学阵阵掌声。
地理科学学院2018级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黄言作了题为“科研小白如何开启学术研究”的主题报告。对于为什么要做科研这一问题,黄言同学就深造、毕业条件、导师方向、个人研究兴趣、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做了细致解答,鼓励在场同学早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谈到科研的流程问题时,黄言同学从选题准备、方案制定、研究开展、成果输出等四个方面介绍科研流程,为同学们快速进入科研学习状态提供了良好帮助。
除了研究方法,黄言同学也分享了许多科研小技巧。数据获取是学术研究中比较困难的一项工作,除了地理学科常用的期刊、公众号和APP之外,黄言同学还介绍了实地获取、统计资料、通过既有文献寻找数据、公众号数据申请、科研数据购买、研究人员数据共享等六种数据获取途径。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黄言同学列出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的七条策略,强调写作过程中要逻辑清晰、图表结合、突出创新。
黄言同学分享结束后,在场同学纷纷提出他们的困惑,对于这些疑问,黄言同学一一作答。在谈到支撑自己做科研的动力是什么时,黄言同学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了科研过程带给自己的满足感,寄语在场同学不要忘记自己科研的初心。在黄言同学的精心讲解下,同学们对文献阅读、科研写作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西南大学含弘学子讲堂是我校加强研究生学术建设、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以专题分享、学生主讲的形式展开,培养了学生好思好问、相互学习的精神,迸发了学术交流的火花。
地理科学学院通过承办本次“含弘学子讲堂”活动,借助学术榜样的力量,加强跨学科间交流对话,为学院研究生特别是新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学术交流平台。相信本次活动一定能够增强广大研究生的学术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助力研究生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来源: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供稿:罗宁 组里塞斯
供图:冯婉 蔡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