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含弘学子讲堂之“春意渐行,研途有你”跨学科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时间:2022-04-26 浏览量:[]次

2022年4月23日晚19:00,由西南大学研究生会主办,食品科学学院研究生会、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会联合承办的含弘学子讲堂在39教312教室举行。本次活动以“春意渐行,研途有你”为主题,由蚕桑院2020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纪岩松、动科院2020级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研究生赵乐以及食品院202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王启明担任主讲人,动科院李梦圆担任活动的主持人,研究生同学代表积极参与了此次跨学科交流分享会。

纪岩松同学围绕学院概况、“蚕桑”概况和蚕桑的多元化应用这三个部分进行了分享。他首先通过“蚕桑”、“纺织”、“生物质”和“科学”这四个关键词为大家解读了何为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随后介绍了学院的历史及学科建设发展,让大家对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有了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其后纪岩松以“蚕桑”为主题,着重为我们介绍了“桑树、家蚕、蚕丝”三者在现代社会中的研究、发展和多元化应用。他认为“桑树、家蚕、蚕丝”三者的多元化应用对于蚕桑产业适应现代社会、提高自身产业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传统蚕桑产业不断面临的挑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赵乐同学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人才应该具备“六有”品质,包括:有浓厚的三农情怀、有扎实的动科知识、有健康的身心素质、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至诚的团队精神、有宽广的国际视野。随后赵乐围绕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发展、学院专业、研究平台和研究方向为大家进行了详细介绍。大家在他的分享下更直观地感受到其所在的研究团队围绕大足黑山羊的研究成果丰硕,同时也认识到羊产业在助力脱贫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最后,赵乐以“畜德自牧,富饶天下。牧业经济渊源长,六畜兴旺兴家邦。一日三餐肉蛋奶,生活富裕喜洋洋”寄语畜牧人。

王启明基于未来可能面临蛋白质资源短缺的问题,向大家介绍了一种新型优质蛋白来源——可食用昆虫。在她的讲解下,大家了解到传统肉类的生产,包括养殖、屠宰和最后到人们的餐桌上这一整套生产链在各个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许多不利影响,而可食用昆虫蛋白的生产过程能耗低,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它无疑是一种适合的动物蛋白替代品。尽管如此,王启明指出可食用昆虫的推广也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怎样提高消费者对外形可怖的昆虫的接受程度、如何确保可食用昆虫不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实现可食用昆虫的产业化生产等。作为一种食品黑科技,可食用昆虫这一话题引发了在场同学热烈的讨论,将本次分享会的氛围推向高潮。

在三位主讲人的精彩分享和同学们的积极讨论下,无论是蚕桑人、畜牧人还是食品人都对未来的学科发展有了崭新的认识和全新的期待。本次“春意渐行,研途有你”三院联合承办的跨学科含弘学子讲堂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学校内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开拓了研究生的科研视野,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对于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供稿:刘梦聪 供图:夏莎莎、杨丽莉 审核:李佳庚 赵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