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晚,含弘学子讲堂之“用教育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专题论坛在田家炳813教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宝庆老师、教育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艾兴老师以及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健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由来自教育学部2021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李伟同学、2022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吴晓丽同学、2021级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辉同学、2021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珍同学以及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2020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志远同学担任主讲人。教育学部研究生会、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院研究生会以及两学院2021级、2022级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李伟同学通过阐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在思维层面的顶层和底层逻辑,提出在实践层面要遵循基于“底层”和“顶层”的“顶天立地”逻辑。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相关建议:基于顶层逻辑,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乡村振兴以助力共同富裕愿景、完善职教类型化发展以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回归育人本质以打造职业新农人才;基于底层逻辑,职业教育必须明晰乡村产业世界的专业变化、辨明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需求以及洞彻职教服务乡村振兴的技术变革;基于“顶天立地”逻辑,职业教育必须依靠个人系统、技术系统、组织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最终助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吴晓丽同学以探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逻辑为研究起点,探析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治理重点,构筑以“五个振兴”为基本框架的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外扶贫机制,并提出相关建议:教育需从对象人本化、手段多维化、主体多元化和模式现代化等多重理念入手,在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通过提升农民脱贫主观能动性、强化农民文化自信与生态意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等,不断激发相对贫困群体内生力,构建多方协同共同体,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突破。
李辉同学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勾勒出我国留守儿童研究近20年的总体态势及此中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并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留守儿童专题研究中,应拓宽研究对象年龄范围,深化对学前留守儿童的探究,重视整个生命历程框架中的探究;研究方法应兼顾“在场性”而能综合运用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质性研究方法;进一步加强研究内容的整合性;推进建设具有聚合力的研究队伍。
在我国乡村振兴走向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格局,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王志远同学通过对以下四个问题的追问来探索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何谓乡村全面振兴?如何理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命题?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路向是什么?以期要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支持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李珍同学认为厘清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其价值是推进乡村教育改革的前提。我们需要弄清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采取实施重点突破、发挥主体作用和供需精准匹配,驱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跨越式发展,增强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动力,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实现,以此加快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构建高质量的乡村教育体系,推动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持续助力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
继宣讲人精彩的宣讲后,评委老师们也给出了许多建议与展望。李宝庆老师总结了论文写作的四个意识:1.树立学科意识,要基于自身学科基础、理论根基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写作;2.加强问题意识,论文题目不能太过宏观;3.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理论、方法、视角三方面的创新;4.要有精品意识,论文写作的三境界在于作文、论文、美文。张健老师基于“教育扶贫”这一话题,提出了以下值得思考的问题:什么是贫?评价标准是什么?扶贫需不需要注重全时域、全地域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最后,艾兴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用教育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凸显了教育的引领性和基础性作用,这也提醒我们做学术做研究既要顶天也要立地,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学术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吧!
来源:教育学部研究生会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生会
供稿:孙靖雯供图:包莹 审核:赵样、王炳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