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培养单位: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文件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研究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实践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更加坚定科研报国的信心和决心,2022年暑假,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计划组织开展“研行万里强使命”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丰硕的实践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研行万里强使命。
二、活动时间
2022年7月至8月。
三、活动地点
国内疫情低风险地区。
四、活动内容
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线,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指导方针,运用众创众筹思维充分整合各培养单位资源,按照“按需立项、据项组团、多向受益”的原则,通过设立研究生实践育人专项,组建校院两级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广泛、有效地组织动员广大研究生深入社区、农村等基层一线,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理论普及宣讲
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组织引导广大研究生深入基层一线,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为主要内容,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将深刻性和生动性统一起来,通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
(二)党史学习教育
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庆祝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传递下去,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研究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三)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帮助和引导广大研究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广大研究生奔赴乡村振兴一线,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开展教育关爱、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帮扶活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四)发展成就调研
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广大研究生在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学习体验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发展变化,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
(五)民族团结实践
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组织内地西藏籍、新疆籍研究生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内地研究生到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开展国情考察、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广大研究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现状,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组织形式
以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主体,每个单位可组建实践团队若干,根据相关申报程序,分别确定为校级实践团队和院级实践团队。此外,为落实好学校对云南省昌宁县、重庆市城口县的定点帮扶任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将委托学校相关实验室、课题组成立科技支农、文化惠农重点帮扶团队。
(一)校级实践团队
各培养单位在本单位组建的实践团队中,择优遴选推荐1支团队申报校级实践团队。研究生规模超过300人的培养单位,可推荐最多2支校级实践团队,研究生规模较小的单位可跨单位联合申报校级实践团队。
校级实践团队应由10-20人组成,可组团统一前往相关目的地开展实践活动,也可由团队成员分散行动,在各自家乡(或暑假期间旅居地)开展实践活动。
(二)院级实践团队
未推荐为校级实践团队的其余团队,由各培养单位审核、确立为院级实践团队。院级实践团队参照校级实践团队运营模式,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开展管理和资助工作。
(三)委托项目重点帮扶团队
根据云南省昌宁县、重庆市城口县的实际需求,委托学校部分学科领域专家带领研究生导学团队深入两地农村地区,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帮助当地农民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农民实现丰产增收、安居乐业,并将生活、生产问题转换为科学问题,从而推动更多科研产出,真正实现“围绕生产办科研,办好科研促生产”。
各团队成员中,党员人数超过3人(含)的实践团队,应设立“西南大学研究生社志联特设党支部临时党小组”,在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六、组织保障
(一)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给予委托项目重点帮扶团队和校级实践团队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和物资支持,各培养单位应配套经费支持。
(二)各培养单位自筹经费,给予院级实践团队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和物资支持。
(三)学校以学年为单位评选“优秀研究生团队”并予以表彰,委托项目重点帮扶团队、校院两级实践团队均可参与学校每学年度“优秀研究生团队”评选。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综合评定各团队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着重考察团队组织领导、工作机制、活动内容、活动效果、条件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实施效果,是研究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之一。
七、报名方式
各培养单位申报的校级实践团队,需在2022年6月30日下午5点前,将《西南大学2022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校级实践团队申报表》(附件1)《西南大学2022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校级实践团队成员信息登记表》(附件2)和《xx团队2022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提交至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审核备案。
材料纸质档提交至学校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联合会(八一楼104办公室),电子版将所有材料打包,以“培养单位+团队名称+2022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申请材料”命名,发送至邮箱swuygbglk@163.com。
委托项目重点帮扶团队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根据云南省昌宁县、重庆市城口县的实际需求,与学校相关科研团队(课题组)沟通接洽后立项资助。
八、工作要求
(一)严防疫情,狠抓落实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限定在国内疫情低风险地区。严禁在国内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直辖市视同管理)和国内重点地区(参照国务院客户端和重庆疾控微信公众号动态更新的中高风险区和重点地区清单)开展实践活动。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各团队成员需做好相关疫情防护措施,出发前14天,团队负责人必须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要求每天对团队成员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在册,如有异常,及时妥善处理。出现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出发前3天内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不得参与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前14天内有国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团队成员,原则上不得参与本次活动。
各团队前往实践目的地前,必须履行报备手续,获准后,方可出发。校级团队向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报备,同时提交《西南大学2022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健康登记表》(附件3)纸质版(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至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管理科(八一楼104办公室)审核备案。院级团队成员的健康登记表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审核备案。
活动正式启动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将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研判继续开展或中止相关活动。各团队须听从统一指挥、严禁擅自行动。
(二)组织规范,保障安全
各培养单位须为每支实践团队配备至少一名带队老师,全程指导实践活动开展,加强学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定安全预案,并为参与社会实践的师生统一购买短期意外伤害保险。
(三)切合主题,扎实推进
各团队应紧扣主题,动员广大研究生深入居民社区、党史陈列馆、乡村振兴一线,大力开展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科技支农文化惠农、发展成就调研、民族团结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行走中铭记初心使命,在奋斗中与祖国同向同行,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四)加强宣传,力求实效
各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应积极利用网站、报纸、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对实践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产生良好的辐射效应,让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
活动开展期间,各团队应撰写3篇以上宣传推文,供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审核通过后发布在“西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公众号“研行万里强使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栏;各团队带队老师应严格把关、仔细审阅,保证推文稿件质量。
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实践团队以视频、照片、调研报告、实践总结、心得体会、宣传报道等形式作为实践成果展示、留存。
九、联系方式
(一)请各实践团队负责人加入QQ群:869115905。
(二)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管理科,何炬68253399。
附件:
附件1:西南大学2022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校级实践团队申报表.doc
附件2:西南大学2022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校级实践团队成员信息登记表.xlsx
附件3:西南大学2022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健康登记表.xlsx
附件4:西南大学2022年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校级实践团队策划书封面(模板).docx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2年6月18日